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它先被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汽车、移动机械和轮船,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用手工制成。金属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轮船、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应用的金属材料从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
随着冷拔机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制造冷拔机的企业,冷拔机行业内急需行业标准规范冷拔机的生产,来实现规范化及通用性。
冷拔机按照床身结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座分离式、框架式两种。按照传动方式,可分为链式、液压传动式、齿条式、丝杠式等各种类型的拔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钢管冷拔机多为单链、双链传动式冷拔机和固定床身式液压冷拔机。就床身结构而言,由于传统的拔机三个机座分别固定在地基上,水泥地基将承受拔制力产生的弯矩和压力,所以,地基梁将发生压缩弯曲变形,各机座也发生弯曲变形,造成管材直线度不好。
随着用户对冷拔机的个性化需求,各冷拔机制造企业需采用科学先进快速的设计方法,迅捷地满足用户需求。冷拔机的使用在我国已有一定的时间,冷拔机的设计应积极吸取各使用企业对冷拔机的反馈,并应用现代的计算机设计方法对冷拔机各个系统进行更加科学的优化设计,提高可靠性。
近20年的工业生产与实际表明,采用冷拔工艺直接生产液压气动缸筒用管,技术先进可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冷拔机的生产将朝着高精度、重型化、自动化、绿色安全的方面发展,其中预应力框架式液压冷拔机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冷拔机的系列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