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机床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机床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也为我国加速实现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但是,艾玛德.表示,机床制造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体现,随着机床产业对产品生产精密度及效率要求的提升,我国机床行业当前急需通过对数量庞大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相契合。
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但是我国有各类普通机床400多万台,其中有1/4的机床是超过30年役龄的,这些机床已无改造价值,需淘汰更新,剩余约七成的机床是可进行数控化改造。对众多台普通机床实施改造和更新,可形成上千亿的更新市场需求,对保持经济增长可发挥一定的作用。数控化改造工程可形成数千亿元的工业增加值。
技术创新和机床产品机构升级是国内机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效率低下高能耗的企业势必遭到淘汰,只有顺应市场需求走高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立足市场。业内专家表示,我国进口机床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中端机床产品,对中档机床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反映出国产中高档产品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化上都存在缺陷。
作为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早期的机床均属国营,生产效率不佳,出口比例较低;但在国内机床企业大力改革、裁汰冗员,大量崛起“人员精简、产值高”的民营企业等事件后,情况得到好转;同时,随着逐步学习日本、美国的技术设计理念,把主要市场投向汽车、模具、电子等高端产业,采用技术合作或引进外资的方式吸引日本、台湾企业,使机床产业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但是中国机床产业与其他制造强国相比较,在结构、水平、研发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机床主机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产业分工不清晰;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尚未完全掌握基础、关键、共性技术;高性能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滞后于主机,与数控机床发展相应的产业链体系还不够完善;工程集成能力弱,为汽车等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成套生产线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大量研发、高级技工和复合型管理等高端人才,这些都制约机床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