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析产品标准发展的趋势,首先再回顾一下技术标准的作用。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里,企业将直接根据市场需求、用户合同和技术协议以及政府规定的法规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我们的产品设计里,首先应该对整机性能参数有一个完整的描述,如整机重量、发动机功率、工作范围的尺寸,行走速度等,我们称之为整机规范;如果我们把产品整机与其中的零部件同样看待,就可以按零部件检验的办法进行检验,采用工艺检验卡或检验规程来对整机进行检验,所依据的就是产品总图里的整机规范要求。
用户最关心的质量问题是机器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可事实上可靠性和寿命指标不能够直接检验。用户应该明确这样一个概念:产品的质量是与厂商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保证体系有关,产品质量的好坏不是一个产品标准能控制的。要保证所采购产品的质量,应该从厂商的声誉、品牌以及厂商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及有效来选择。用户可自行或请第三方对生产厂商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认证。对于产品在使用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用户可依据合同和质量保证书及技术文件对生产厂商提出索赔要求。
对于那些机器的规格大小、性能高低甚至可靠性指标等产品使用性能指标的要求,应该由市场和用户来选择,变政府监督为市场监督。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对于这些质量指标的重视程度要比政府大得多。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的市场规则也在调整以适应要求。从按标准生产到按市场需求生产再到按用户要求生产。用户在引导这一变化,厂商要跟上这一变化,政府部门也要适应这一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与生产,取消产品整机标准,并不意味着企业要削弱标准化工作。以客户为中心开发产品,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企业的生产模式从大规模制造改变到大规模定制,企业才能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生产出满足各种用户需要的定制产品。
作为技术法规的技术基准来规范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对工程机械的安全、环保等提出要求。各相关行业间为了更好地协调相互的接口,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在工作中经常重复应用的一些技术条款,制定成标准后,可以方便地引用,简化技术文件。典型的例子是各公司的制图标准。先进的产品应是从用户需求中来,而不是从标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