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10年,国内机械新生企业层出不穷,原有企业也在不断地突破原有领域进入新的领域,由此而成功的企业或者做大规模的企业不在少数,但能够执行业牛耳者并不多见。不仅如此,行业新进入者的数量和成功的机会均呈现出快速下降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快速发展的中国机械行业市场已经不足以支撑为数众多的企业生存,提供众多企业做大做强的空间。
生产商们在经历行业井喷之后,纷纷扩大产能,此时却又遭遇需求的锐减,致使多数企业陷入困境,这为一直觊觎中国机械行业的跨国公司提供了绝佳的扩张机会。因为,当一个行业的行业景气周期处于底部时,并购的成本会更低,这样就更有利于外资企业凭借其资本优势对国内企业进行收购和整合。我们的国产液压剪断机的产销和出口量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但生产企业的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产能盲目扩张却又未能获得控制地位,因此形成了一种在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上恶性竞争的市场结构。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仍不失做大做强的可能和机会!通过企业滚动发展积累实力,通过业内并购或者跨行业并购做大做强企业。跨行业并购能够实现业务互补并降低经营风险,而业内并购则更能完善产品链,凸现整体效应。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并购进行资源整合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而跨行业并购与业内并购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而定。不管怎样,经验仍然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毕竟在资本运作、企业文化、管理和并购运作上中国企业的经验实在太少。
在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有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中,强调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国家将主要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强化政策支持。由此可以推断,未来机械产品国产化所能获得的政策支持将相对较弱,国内企业则更多的需要凭借自身的力量与跨国公司抗衡。跨国公司在产品创新、质量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